各班级、各位同学:
为做好我校2019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尽早发动,全面统筹,现将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预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以“齐心助力乡村振兴,青春献礼祖国华诞”为主题,贯彻“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组织全校青年学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见习、教学实践、就业创业、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相结合,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红色寻访、文艺服务、支教扶贫、法律援助、创新创业、科技支农、环境保护、医疗服务等活动。
主要实践内容如下:
1.理论政策宣讲。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着力深化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青年运动史教育,大力传承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重点开展社会调研和宣传讲解等实践活动。
2.历史发展寻访。在纪念建国70周年之际,回顾国家70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实地观察、了解、调查各领域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感受国家发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重点开展社会观察、人物探访、地点寻访、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
3.乡村振兴助力。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落实新思想,贯彻新理念,根据当地乡村需要,发挥我校专业齐全的优势,开展一对一帮扶、夏令营支教、改革调研、法律知识宣讲等活动。同时,探访返乡青年,特别是创业青年,研究返乡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重点开展人物寻访、一对一帮扶、支教服务、改革调研等实践活动。
4.教育关爱服务。发挥我校师范专业优势,助力杭州市对口帮扶恩施、黔东南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学生深入到省内外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乡),开展与当地教师的交流分享活动,促进基层师资水平的提高。同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重点开展支教服务、农村扫盲、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实践活动。
5.文化艺术服务。充分发挥我校“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依托我校人文、艺术学科的优势,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组织学生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重点开展图书下乡、文艺下乡、戏曲下乡、书画下乡,丰富地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6.爱心医疗服务。发挥我校医学、护理等专业优势,在农村基层广泛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重点开展医疗下乡、卫生知识普及、医疗调研等实践服务活动。
7.美丽浙江实践。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贯彻“两山”理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托各环保类社团,组织学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进行各类实践,助力“五水共治”。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等,重点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实践活动。
8.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各项科研及创业创新活动。重点开展包括已立项的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校级课外学术科技立项,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希望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及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的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9.专业实践。鼓励和支持学院根据自身特点、依托专业优势并结合学生特长和社会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院系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打造新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
本年度选题参考列表(见附件1)。
今年暑假,我校重点开展以下专项活动:
1. 返乡创业青年寻访专项活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人才是重要支撑。
专项活动旨在通过对返乡创业青年群体的调研,形成返乡青年的创业故事书籍和调研报告等成果,以全面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青年人才的创业现状。各学院团委要分别组队开展调研,近期将陆续公布各学院所要开展调研的区域及调研具体内容。
2.纪念建国70周年专项活动。今年是建国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之一,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活动倡导关注国情社情,感受国家发展变化。
专项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
(1)“我与共和国同龄”活动:寻访周边1949年前后出生的老人,进行建国以来的口述史调查;
(2)“定格70年的前后”活动:通过当地档案部门或家庭,寻找家乡老照片,重回旧地进行拍摄,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展示国家发展。
各团队可在进行其他类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时,结合开展该专项活动,同步进行。
二、组织形式
(一)个人层面
以团支部为单位,充分鼓励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回家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关配套政策由学院统一制定,学校层面不作统一要求。
(二)团队层面
1.组织方式
团队采取“以院为主,校院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分校院两级团队,校级团队分重点团队和一般团队,校级重点团队由学院推荐、学校评审确定。团队要以项目为中心开展活动,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有指导教师。
(1)团队人数一般在5-10人(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放宽),队伍精干,成员专业、能力互补,团队的归属学院为团队第一负责人所在学院;
(2)实践团队一般应有1名以上指导教师全程带队,对实践内容、方法、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指导;
(3)鼓励本科生、研究生联合组队。
2.课题管理
为了做实做好社会实践工作,今年继续要求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即各社会实践团队都要选择至少1项社会实践课题,确定课题指导老师和参加人,围绕课题内容设计实践方案,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形式形成实践成果。各社会实践团队在活动结束时上报成果。
3.实践地点选择
(1)实践地必须愿意且能够接待我校社会实践小分队并尽可能提供简单住宿条件;
(2)对我校的实践服务有迫切需求,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社会实践;
(3)能够确保实践人员人身安全,社会环境较好;
(4)建议到各自的社会实践基地或曾经走访过的地方,争取在固定的基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5)充分整合校院两级的资源,特别要整合学院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社会合作、校友及广大青年学生家长等方面的资源。
三、安全保障
为保障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人身安全,要求各团队由老师带队指导,同时各学院团委应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师生购买人身保险。
各团队应关注台风等自然灾害,注意实践地历年台风登陆时间,出发前要提前进行查询,避免台风天气出行。
台风查询网址为:http://typhoon.weather.com.cn/。
四、申报内容和要求
1.申报人:各团委(团总支)、各学生组织、各团支部组织队伍,个人均可自由组队参加;
2.申报内容:立项申报书(附件2、3)的撰写,要求简明扼要;
五、申请表报送时间及方式
1.截止日期:5月21日(周三)20:00;
2.报送方式:下载团队立项申报书及汇总表(见附件2、3、4),填写完毕后,以学院和校级组织为单位汇总,将电子稿发送至:whcyxyqx@163.com,纸质稿交至学院团委恕园1号楼405办公室(一式一份)。
3.联系人:
院团委:耿明峰 28861831/15158019865、陈晓璐:28867089
院青协:王梅洁 13386503722
除了上述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和说明,2019年我校社会实践专项重点实践项目主要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招募如下:
1.杭州萧山返乡创业青年寻访调查研究(40名志愿者左右)
2.建国70周年口述史(面向全院本研学生) 。
感兴趣的同学请咨询学院团委耿老师。此外,学院专项社会实践还有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附件:附件1: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选题参考列表
附件3: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申报汇总表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恕园1号楼4层
Copyright@2019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电话:0571-28865774
监督邮箱:wcxyjw@126.com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