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

在地·共生——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2024级动画、数字媒体、编导专业下乡写生汇报展

来源 : 蒋昕徽     作者 : 蒋昕徽     时间 : 2025-04-25

             202447日,"·共生—2024文传学院下乡写生汇报"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图书馆一楼展厅正式开展。展览聚焦文传学院近200名师生赴江西婺源沱川乡的写生实践成果,通过160余幅绘画、影像及田野访谈记录,呈现艺术创作与乡土人文的深度对话。展期将持续至55日。

4


1


2


3

前言

在场·共生——2024江西婺源写生艺术实践展    

AI算法赋予图像创作无限便利时下乡写生的教学传统却凸显了它的意义。户外写生并非是简单的图像采集,而是一场对个体艺术感知力的淬炼。这种极具仪式感的现场创作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语言宣告了人类思维活动的不可替代性。当画笔随着目光触碰到村落民居粉墙黛瓦,颜料通过手指浸润出乡间的晨雾与暮色,艺术便不再是枯燥的技艺练习,而成为一场身心与天地共振。学院的下乡写生课程也正是希望让年轻一代在乡野中领悟:艺术从来不是孤立的审美游戏,而是与时代、土地、人群紧密相连的生命实践。
   本次的写生地点在江西省婺源作为曾经的徽文化所在地,其美学密码深藏于马头墙的飞檐翘角、乡间的溪流石板,以及四季变化的田野与山岚。这里的一砖一瓦皆是历史的注脚,一草一木皆为艺术的母题。同学们踏入沱川时,面对的不仅是明清古建,更是一个鲜活的美学课堂。晨光中,白墙被镀上金边;暮色里,溪水倒映着黛瓦的轮廓——这些瞬息万变的自然光影,促使创作者跳出临摹的桎梏,转而用身体的多维感官去发现大自然的韵律。

展览以在场·共生为主题,文传学院8位教师与近200位同学聚焦婺源沱川,通过绘画、影像和访谈的形式,呈现自然、人文与艺术创作的交织。作为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同学们,本次展出的作品虽略显稚嫩,但是速写稿上的涂改、色彩中的水痕,甚至画纸边缘的泥土,都是他们最真实的印记。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恕园1号楼4层
Copyright@2019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电话:0571-28865774
监督邮箱:wcxyjw@126.com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 官方微信
  • 学院文件
  • 表格下载
  • 党建工作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地址: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恕园1号楼4层
电话:0571—28865774